close

看電影前其實我有點猶豫,因為原著才看了100多頁,該不該先看電影呢?不過看完電影,還是會想看完原著,因為更能了解主角的內心世界。
原著我看到逃到美國,其實這樣也好,才能感受後半部最大的surprise。剛開始看電影時,相較於書,會覺得進行得很快,至於兩個小童星都表現得很出色,我感覺演僕人哈山的小童星很有氣勢,相較於書中哈山的沈默低調,其實我剛看時還猜了一會兒誰才是主人呢!看這本書(電影)覺得跟電影「贖罪(Atonement)」是一樣的主題,人性有時真的是很扭曲的,不過跟購罪主角的主動作為,其實本片主角起初只是怯懦未出面,罪並不是他犯下的,可是後來的舉動,真的很令人詫異,主角阿米爾的內心世界還是要看書更能感受。
我看了兩個影評都推崇父親演得好,我覺得他長得像老一點的喬治克魯尼,感覺比書中的父親更慈愛。至於男主角,我覺得不是很有表情,特別是在聽到後來哈山的遭遇時,可能電影本來就不想走煽情路線,可能書中主角就是個不擅表達感情的人,這可能要等我看完原著再作評斷了。電影後半的逃難部份,有點過於輕鬆容易,不過結尾的確很動人。看電影能夠看到鬥風箏的過程,是最大的優點。有個影評說得很好,阿米爾永遠是放風箏的那個,永遠是主動的,能在天空自然的飛翔;哈山卻是追風箏的那個,永遠是要回歸地面,被人撿拾,看了這兩人不平等的關係,真的是覺得可能是哈山前輩子欠了阿米爾吧!
本片最有名的應該是導演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今年才38歲,導過八部片,我看過3部都蠻喜歡的,這3部是「尋找新樂園(Finding Neverland)」、「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還有本片。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影迷,不關心什麼藝術理論、視覺創新,只想看一部好好說個好聽故事的電影,但現在很多電影常常時空倒置,前前後後,看得糊裡糊塗。但是這個導演的片子我都看得蠻舒服,條理也很清楚,聽說他會拍最新一部的007,值得期待!
原著我看到逃到美國,其實這樣也好,才能感受後半部最大的surprise。剛開始看電影時,相較於書,會覺得進行得很快,至於兩個小童星都表現得很出色,我感覺演僕人哈山的小童星很有氣勢,相較於書中哈山的沈默低調,其實我剛看時還猜了一會兒誰才是主人呢!看這本書(電影)覺得跟電影「贖罪(Atonement)」是一樣的主題,人性有時真的是很扭曲的,不過跟購罪主角的主動作為,其實本片主角起初只是怯懦未出面,罪並不是他犯下的,可是後來的舉動,真的很令人詫異,主角阿米爾的內心世界還是要看書更能感受。
我看了兩個影評都推崇父親演得好,我覺得他長得像老一點的喬治克魯尼,感覺比書中的父親更慈愛。至於男主角,我覺得不是很有表情,特別是在聽到後來哈山的遭遇時,可能電影本來就不想走煽情路線,可能書中主角就是個不擅表達感情的人,這可能要等我看完原著再作評斷了。電影後半的逃難部份,有點過於輕鬆容易,不過結尾的確很動人。看電影能夠看到鬥風箏的過程,是最大的優點。有個影評說得很好,阿米爾永遠是放風箏的那個,永遠是主動的,能在天空自然的飛翔;哈山卻是追風箏的那個,永遠是要回歸地面,被人撿拾,看了這兩人不平等的關係,真的是覺得可能是哈山前輩子欠了阿米爾吧!
本片最有名的應該是導演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今年才38歲,導過八部片,我看過3部都蠻喜歡的,這3部是「尋找新樂園(Finding Neverland)」、「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還有本片。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影迷,不關心什麼藝術理論、視覺創新,只想看一部好好說個好聽故事的電影,但現在很多電影常常時空倒置,前前後後,看得糊裡糊塗。但是這個導演的片子我都看得蠻舒服,條理也很清楚,聽說他會拍最新一部的007,值得期待!
補一點對阿富汗這個國家的心得,這本書的推出在911事件之後,也正好符合了大家對此國家的好奇。我覺得這個作者真是做了最好的國民外交,使大家了解他祖國的狀況。一般我們總相信國家會越來越進步與開放,沒想到阿富汗卻是反其道而行,為什麼面臨如此高壓的恐怖統治,人民還是無法反抗政府呢!政府本該是為人民而服務的,可是掌握了國家機器的莫大權力,卻反而荼毒人民,真是令人感嘆!而且有民主機制也並不能保證不會在正常的選舉制度中創造出獨裁政權,手中的一票真的不可不慎啊!現在想想老子的無為垂拱而治或許才是人民最需要的呢!
再補充一點,知道片中阿富汗的場景都在中國新彊拍的,一時還真驚訝!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