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音樂雜想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因為實在拍得很平淡,我看完都沒什麼感想,本來不想寫了,今天看聯合報的文學相對論提到瘂弦當編輯的一段文字,反而比較能想像柏金斯是什麼樣子了。以下我把那段文字貼這裡。

軟軟(s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知道本片編劇寫過「社群網站(Facebook)」,還沒看我就預知一定有連珠炮似的大量對白了。作為一部傳記電影,它並不是一部白描的工筆畫,而是只描述3場發表會的寫意畫,對完全不了解他生平,也不了解電腦的觀眾而言,大概接近於一直罵人的抽象畫了。

軟軟(s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麥特戴蒙以本片獲得金球獎最佳喜劇電影男主角獎,老媽覺得很奇怪,一個人被丟在火星上不是很悲慘,怎麼會是喜劇呢?但我們看完本片覺得還真是喜劇,它淡化了悲慘的一面,主角樂觀的自言自語、苦中作樂,使片子有趣而不枯燥。

軟軟(s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軟軟(s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也是在dvd店網站看簡介才決定借的。我以為這是部柴克艾福隆演的師生戀的故事,結果完全不是這回事,不過也因為它的英文片名Liberal Arts聽起來挺有意思的,果然看了也沒失望。

軟軟(s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去看這部電影似乎已不止是為了電影本身,而是覺得從1995年的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原來不過是一部有意思的小品,我一直覺得它更像是歐洲電影,對話超多的,一見鍾情的偶然相遇,之後更奔東西。但9年後原班人馬竟再度合作了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同時伊森霍克與茱莉蝶比也參與本片的劇本寫作,雖然只有短短的80分鐘一鏡到底,我卻非常的喜愛,甚至勝過第一集。在看完第三集的現在,其實我認為故事就停在帶有懸念的第二集或許更美好。

軟軟(s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覺得鍾漢良愈來愈帥耶!

軟軟(s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黃立行的無神論起,就蠻喜歡他帶點電子迷幻的新風格,新單曲找來楊乃文拍mv,愈來愈有型的Stanley配成酷勁十足的楊乃文,真的挺搭的。

發現我在blog介紹的3首mv:黃大煒的為了妳,許仁杰的夢見,加上黃立行的黑夜盡頭,竟有著奇妙的巧合!那就是~~

軟軟(s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光三少裡我比較感興趣的其實是潘裕文,至於周定緯,上次看百萬大歌星,看他的歌唱加舞蹈,的確挺有舞台魅力。許仁杰則是我比較忽略的一位,可是每次發ep,我發現都最喜歡他唱的歌耶!上次是「不安靜的夜」,這次又比較欣賞他唱的「夢見」,是他挑到比較好的歌嗎?還是剛好比較合我的胃口?

軟軟(s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星光幫的三位都出唱片了(姑且把蕭也算進去),我會覺得楊宗緯唱的比較是芭樂式情歌,容易跟著唱,開著電腦邊聽著他的歌,也不會覺得干擾。

軟軟(s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